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澳門「維穩騷」真能維穩?

澳門民政總署將在51日舉行的「黑沙海灘迎夏日演唱會」,被坊間指是免費入場的「維穏騷」,企圖利用眾多歌手的吸引力來分薄當日遊行人數,事件發展至今,已有多名香港歌手,包括謝安琪、RubberBand C AllStar、官恩娜、連詩雅、周柏豪、張智霖等宣佈退出演出。

其實除了51日,近年澳門政府已習慣在大時大節 (1220回歸日或10.1國慶日)大搞各類型的慶祝活動,均被坊間指是「維穏騷」。但理性一點去想,政府搞免費活動娛樂市民,本身並無不妥,而政府要搞類似的活動,日子必然會定在假期時候,難道政府會無緣無故在平時大人上班、學生上學的日子裡搞演唱會或花車巡遊?就正如遊行人士會否選擇閒日去遊行?筆者一直支持澳門人站出來遊行表達訴求,亦希望有更多人參與遊行壯大聲勢,但我認為遊行與演唱會同日舉行亦無可厚非。真正關心社會、有心去遊行表達訴求的人,會因為一場演唱會而放棄自己發聲的機會嗎?節日時的消閒娛樂多的是,如演唱會取消了,又會有多少本來打算去演唱會的市民,真的願意加入遊行隊伍?如政府真的隨便搞一個演唱會就打亂遊行人士的部署,就只能怪澳門市民對政治太冷感了。

另外,見到有多位網民說對辭演的歌手們另眼相看,大讚他們有骨氣云云,筆者見到真的得啖笑。現時的商業世界裡,有權落決定辭演的,難道真的是歌手本人?他們只是商業機構手上的一枚棋子而已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澳門官委議員:不吸煙才是壞習慣  醫生議員:吸食二手煙都好

        澳門近來非常熱鬧,眾人的焦點均集中於善豐花園事件上,傳媒疲於奔命報導事態的最新發展。除善豐花園事件外,近來兩位立法會議員在議會上的驚人言論,亦受到廣泛的討論

        日前澳門立法會在會議中討論是否需要立即修改「新控煙法」,讓娛樂場全面禁煙,以保障員工的健康。澳門的衛生局局長李展潤在會議中表示作為醫生,他贊成全面禁煙,並認為吸煙是壞習慣。不過,在以往常有驚人言論發表的官委議員、綽號“大砲”的馮志強卻不認同李局長的言論。馮議員在會議上語出驚人的表示,吸煙是人權和自由,是嫖賭飲吹的一種,認為“嫖都是男人必需”。他亦指出娛樂場員工做得這工作,就要預了吸煙,誰叫他們去做莊荷?如禁止賭客吸煙,就是剝奪了他人的權利。他更對李局長說吸煙是壞習慣這番話表示反感,認為不吸煙才是壞習慣 (短片7:40)*

        除了馮志強的言論引起民間討論外,執業西醫、剛於半年前當選的間選議員(類似香港的功能組別)陳亦立亦有獨特的個人意見。陳醫生在會議上表示,應該要修法的,但是,可待二O一五年才展開。他認為博企做了很多社會公益的事,捐了很多錢,現時博企可徵詢員工的意見,亦可向願在吸煙區工作的員工每月增發三千元的津貼。又說吸煙不一定危害健康,有些人吸煙到八九十歲都仍然健康,但有些人不吸煙卻患肺癌,所以並不逼切要在娛樂場全面禁煙。陳醫生更認為有些員工「不能吸煙是很辛苦的,吸食二手煙都好!」。

        從以上建制派議員的言論,已基本看到政府在娛樂場全面禁煙的取態。娛樂場的員工,辛苦你們了!
*馮志強經常發表經典言論,大家如有興趣可於Youtube搜尋馮志強重溫。
*
相關的新聞報導:
http://www.chengpou.com.mo/cp-page/dailynews/?d=9472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留不住的味道

        澳門素來是一個美食天堂,當中以街頭小吃及小型餐館猶為聞名。但隨著近年經濟急促發展,有些老鋪因為負擔不起昂貴的租金而消失於時代的巨輪中,有些老鋪則為了滿足川流不息的食客而放棄了本身的味道。

其中一家位於澳門水坑尾的老牌葡式餐室,自得到媒體報導致食客數目大增後,食物水準與服務態度便一去不返。該老牌葡式餐室,至今已開業近百年,聽說更是第一間由華人經營的葡式餐廳,一直以家庭型式經營,現在已傳至第三代。該餐室以往以平民化的價錢及美味的葡式食物吸引到大批本地居民前往開餐,後來經過媒體的廣泛報導後,成功開拓了外地遊客這一條客源。遺憾的是,為滿足源源不絕的食客,該餐室已留不住昔日的味道與服務態度。

某天晚上,相隔數年後我再走進這間老牌葡式餐室用餐。由於才剛踏正六時,餐室內食客不多,馬上獲侍應安排了座位。甫一坐下,該侍應就彷彿踢波時後衛要緊緊盯實對手前鋒般,拿著筆站在旁邊作好落單的準備,暗示食客儘快落單。最後我倆點了一個薯蓉青菜湯、一份牛扒及一份豬扒包。不知道是所有食物早以被準備好,還是廚房效率極高,不用五分鐘,以上食物便已經一件不漏地被送到我們的餐桌上。先嚐一啖薯蓉青菜湯,發覺湯內的薯蓉不是薯蓉,而是薯粒;湯中的西洋菜是苦的,湯亦是涼的;再打算叫侍應拿橄欖油來調調味,她卻親自操刀,快速地把橄欖油從大罐中倒進湯裡。再吃一口牛扒,落單時侍應也懶得問要幾成熟,本身已沒有什麼期望,放進口後已知道牛扒是用化學品處理過的,全無牛肉的味道。再嗜一口豬扒包,豬扒是涼的,似乎街上任何一間茶餐廳的質素都比它好。最後再試一條伴碟的薯條,一吃便知道是用微波爐翻叮的,便沒有再吃下去的意慾。

儘管餐室的牆上貼著一張張傳媒推荐的宣傳剪報,但昔日讓人回味的食物質素,現在已蕩然無存。在澳門,類似的例子並不少,很多餐廳在成名後,追求的不再是食物的味道與服務態度,很難再吸引顧客再回來幫襯。相信很多遊客也有試過拿著旅遊書或報紙剪報,滿心期待地到某間獲推介的餐廳用餐,卻有貨不對辦的感覺。自己心裡本身有一張餐館的“死亡清單”,意即自己不會再幫襯清單上的餐廳,現在該清單上又要多加上一個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