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澳門竟然要「吸納外地學生專才」?

文/Fred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早前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示希望「研究吸納在澳學習的專才在澳服務」。特首放風後,社會上討論不斷;究竟澳門在現時的形勢下「吸納外地學生專才」,是否行得通?

崔世安表示,一六年將有多個綜合項目落成,需要大量人才;而且博企的招聘人資條件肯定比市場更具吸引力,容易導致人才錯配,相信屆時將進一步拉緊中小企的人資,故需要「引入外地生專才」解決人資問題在香港,類似的優才計劃」曾引入如章子怡、張敬軒、李雲迪等人才,以滿足城市的發展需要但崔世安提出的「研究吸納在澳學習的專才」,關鍵是如何在茫茫外地生中找出「專才」況且一個仍在求學或剛畢業的學生,頂多是一個「人才」,很難會達到「專才」的級別吧!

在澳門這個連專業認證制度都沒有實施的城市裡,要怎樣衡量一個外地生是否「專才」?難道就憑大學教授或社會人士隨便說句「他是專才」就搞定?如果是那麼兒戲,我相信未來澳門會突然多了數十間所謂的大學,促使大量外地生來澳就讀數年後便能成為「專才」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家就能以廉價聘用僱員,同時也在分薄澳門人的就業機會,或壓低本地人的薪酬水平


要解決人資問題,倒不如花點時間發掘本地的「專才」很多人說澳門「缺乏本地人才」,我十萬個不認同現時有大量澳門人在外地著名大學留學修讀不同學系,但當他們畢業後,大多並不願意回澳發展;原因是澳門只有賭業發達,根本沒有機會讓年青人學以至用。為何政府不多花資源發展賭業以外的產業? 為何政府不多花時間研究如何利誘這班在外地的澳門人回流? 我相信這總比引入所謂的外地「專才」,與澳門人競逐職場上的職位來得有意義吧!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梁振英與唐英年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Fred

一場充滿抹黑、 醜聞,但又不失娛樂成份的特首選舉鬧劇,終隨著一句「梁先生當選! 」而落幕。我個人的立場,亦無謂透露;或者,連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該)支持誰,反正都改變不到選舉的結果。回想整個選舉鬧劇,突然覺得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來形容梁唐的結果,頗為貼切。

今次鬧劇的最大輸家,唐英年認第二,相信無人會敢認第一。用「士碌架」俗語說,唐唐今次真是慘遭「一鋪清袋」。不斷有傳,與唐唐父親唐翔千關係密切的江爺爺一直力捧「世姪」在零七年接董伯伯的班,因此唐於零二年被安排加入香港政府的決策部門當局長,更於一年後接替梁錦松出任財政司司長,政治前途本是一片光明。但天有不測之風雲,董伯伯中途突然腳痛唔撈,加上《23條》以及中共領導班子換成胡錦濤,令唐英年未能於零七年登頂,第一次與特首寶座刷身而過;但江系「上海幫」也安排唐唐坐穩香港第二把交椅。當時的唐唐,也只好靜待二零一二年。

千等萬等,等到了二零一二年,唐唐一統香港的機會再一次來臨。但時移世易,隨著曾蔭權變得犯眾憎,阿爺想搞搞新意思試試「幹部治港」;加上廖暉失勢,以及被爆出有感情缺失及僭建地下皇宮,導致民望變得低處未算低,縱使有現屆政府力撐(從爆出梁振英西九事件,加上爆大穫亦無事可見一斑),唐唐再次與特首寶座刷身而過。縱使落敗後流下男兒淚,亦於事無補。
選舉辯論令人難忘

唐英年當不上特首,要怪的,只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梁振英「N年都唔選」,但「命裡有時終須有」,「黃袍加身」,無得Say No (包括選委)。而唐唐民望插水、誠信破產、冒著會被秋後算帳的情況下,仍不怕車毀人亡,不怕被人罵「you are completely rubbish」;反而繼續勇往直前,一心想憑他「在政府多年的經驗」及「優秀團隊」來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但可惜「命裡無時莫強求」……如果半年前他了解這句話的箇中含意,他起碼可以坐穩香港第二把交椅到六月三十日。

在這一刻,在香港出生、居於澳門的我,突然覺得擁有葡國護照是相當幸福的。至少我可以在澳門拿著葡國護照很自由地高呼“我還有機會與c朗在球場上並肩作戰踢歐國杯”;但以後在香港,我類似的言論就可能受到限制了;不可以說出“我有機會與朗尼一齊踢奧運” 。為什麼不可以說?是因為梁生打壓我的言論自由嗎?不要誤會,是因為我根本沒有英國護照而已……

「法治、人權、誠信、廉潔、新聞、言論及集會自由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陰差陽錯,原來唐英年的參選口號「講得出,做得到」,是香港人最希望應驗在候任特首身上。梁先生將來請不要說「我絕對冇咁講過」以上的承諾……

GOD BLESS HK